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文博中国】重塑土遗址的生命力:多重视角的水洞沟考古发掘

发表日期:2020-11-18来源:放大 缩小

  水洞沟遗址由12处地点构成。上世纪对遗址的4次发掘局限于第1地点。2003-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遗址其余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文化遗存,据此建立起该地区距今4-1万年的文化序列,拓展了我们对当时古人类生存和演化的认识。

  为及时抢救遗址濒临坍塌部位的文化遗存,解决遗址关键层位的文化性质、年代、埋藏过程等关键学术问题,也为遗址的展示和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从2014年起,上述两个单位再度组队,对遗址最为重要的第2和第1地点展开新一轮的发掘。在这轮发掘中,我们从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公众普及和人才培训多个视角设计了工作方案,并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保护视角:通常来说田野发掘对遗址是一种“破坏”,但对于水洞沟这类不断遭受剥蚀的土遗址,科学的发掘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最好的保护。在新发掘之前,第1地点和第2地点原有剖面已经开始局部坍塌。为使新发掘形成的剖面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考古队采取阶梯式发掘并形成以一定角度倾斜的剖面、在发掘区搭建保护大棚等措施,控制自然破坏因素。同时考古队与水洞沟旅游公司合作,规范旅游路线,控制人为破坏因素。目前这两个措施有效保证了新剖面的完整和整洁。

  科学视角:新发掘更加重视科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2014年,我们邀请著名考古学家Shannon McPherron教授在现场举办为期一周的田野数字化技术培训。考古队总结了过去数次发掘的经验,形成一套内容详尽、易于操作、方便传授的田野规程。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发掘效率和精细度,成为每年发掘新人熟悉掌握田野操作的“实战指南”,并被推广至河北、贵州、陕西等地的多个发掘工地上。

  公众视角:作为5A景区,水洞沟遗址公园近年年均游客量接近百万,发掘季刚好是游人如织的7-9月。高星、王惠民等考古负责人在每一季的发掘中都挤出时间,对景区讲解员做专业培训,修订讲解词,规范专业术语。对于感兴趣驻足的游客,发掘队员都会按领队的要求热情接待,耐心讲解。考古队还配合景区的体验项目,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参与的活动,受到游客的赞誉。

  培训视角:新发掘面向全国高校招募考古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先后吸纳了5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学子。在发掘前和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对新人做系统的专业培训,把课堂移到田野,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考古的魅力,掌握现代田野发掘的方法和理念。这些志愿者大多数在日后选择旧石器时代考古作为学业和事业方向。薪火相传成为水洞沟田野考古的最大收获之一。

(作者:彭菲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