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杨钟健-裴文中”学术讲坛第15期在古脊椎所举办。本期讲坛邀请美国南加州大学Cheng-Ming Chuong院士和Ping Wu副教授作学术报告。著名基因组学家杨焕明院士及其团队也一并到访参会,讲坛由古脊椎所所长徐星院士主持。
Cheng-Ming Chuong(钟正明)院士是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在干细胞与组织/器官的组态形成、再生以及组织工程构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拓扑生物学”、“生物组态形成学”等干细胞新说,为阐述干细胞微环境下细胞粘结、组织/器官的形态发生、发育和再生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与我所合作发表的鸟类起源研究曾获评《Science》2014年十大科学突破。在报告中,Chuong院士围绕羽毛形成与发育机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了系统介绍与讨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剖析了如羽毛形状、颜色、长度、硬度等性状的形成过程、调节机制及对应的基因表达,全方位介绍了与羽毛发育、皮肤演化相关的遗传学研究。
Ping Wu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鸡胚皮肤发育过程的研究。该研究识别出多种羽毛特有的新型表皮与真皮细胞群,揭示了羽毛演化中毛囊结构形成的细胞基础,强调了表皮与真皮间新型相互作用在羽毛复杂性演化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皮肤附属物的起源与脊椎动物适应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来自古脊椎所、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坛。报告结束后,Cheng-Ming Chuong院士和Ping Wu副教授与听众积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会场气氛热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