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内网入口
|
快速链接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邮箱登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 页
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院士专家
历史沿革
院所风貌
机构设置
科研部门
管理部门
支撑部门
挂靠学会
科研之窗
科研成果
人才队伍
国际交流
教育培训
概况
招生信息
培养管理
就业派遣
博士后管理
出版物
古脊椎动物学报
人类学学报
化石
史前考古
党群园地
党群组织
党的建设
纪检工作
职工之家
创新文化
离退休活动
学习与论坛
违法违纪举报
科学传播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科普视频
中国古动物馆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研究所公开信息
信息网络服务
标本馆
图书馆
新闻动态
头条要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科研进展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发现网形恐龙蛋类新类型
发表日期:2013-02-03
来源:
【
放大
缩小
】
浙江天台盆地是我国恐龙蛋富集和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自1958年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目前已发现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恐龙蛋、龟鳖类蛋以及恐龙骨骼等化石。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课题组王强博士等记述了产自浙江省天台盆地的网形蛋类新材料,建立一新蛋属—拟网形蛋属(
Paradictyoolithus
oogen. nov.),两个新蛋种:庒前拟网形蛋(
Paradictyoolithus
zhuangqi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和下西山拟网形蛋(
P. xiaxish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这一新的恐龙蛋类型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天台盆地晚白垩世早期恐龙蛋类群的完整面貌,而且也为探讨白垩纪恐龙蛋壳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提供新的资料。2013年1月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51卷1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之前,网形蛋科已报道了4个种类,但由于对比材料的限制,蛋壳结构的描述均不够详细。因此,研究人员重新系统描述目前已知的其他4种网形蛋属成员的结构特征,并对网形蛋类的分类进行了订正。
通过对恐龙蛋形态和蛋壳显微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研究人员认为4种网形蛋属中仅可保留红坡网形蛋(
Dictyoolithus
hongpoensis
Zhao, 1994)一个有效蛋种,并依据蛋壳结构特征建立一新蛋属:原网形蛋属(
Protodictyoolithus
oogen. nov.)。研究人员将发现于河南西峡盆地的内乡网形蛋((
Dictyoolithus
neixiangensis
Zhao, 1994)和发现于山东莱阳盆地的蒋氏网形蛋((
Dictyoolithus
jiangi
Liu & Zhao, 2004)分别修订为:内乡原网形蛋(修订种)(
Protodictyoolithus
neixiangensis
(Zhao, 1994) comb. nov.)和蒋氏原网形蛋(修订种) (
P. jiangi
(Liu & Zhao, 2004) comb. nov.),认为发现于吉林公主岭早白垩世的公主岭网形蛋((
Dictyoolithus
gongzhulingensis
Wang et al., 2006)并不属于网形蛋类,而应归入似蜂窝蛋类(
Similifaveoolithus
),将其修订为公主岭似蜂窝蛋(修订种)(
Similifaveoolithus
gongzhulingensis
(Wang et al. 2006) comb. nov.)。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图1 庒前拟网形蛋(
Paradictyoolithus zhuangqi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王强供图)
图2 下西山拟网形蛋(
Paradictyoolithus xiaxish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王强供图)
图3 内乡原网形蛋(
Protodictyoolithus neixiangensis
)(王强供图)
图4 蒋氏原网形蛋(
Protodictyoolithus jiangi
)(王强供图)
附件: